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hdfqeYqL-a9mM3_UmF7Spw
电子信息学院机器人与智能技术研究团队于2024年1月22日在电信楼405举办学术交流活动。活动邀请上海航空电器有限公司蔡伟总会计师、地装/舰装事业部刘斌博士、张凯工程师就人工智能相关前沿技术进行学术交流,会议由团队负责人陈年生教授主持。
22级研究生刘子俊同学就团队近年来在SLAM技术、智能感知、语音交互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22级研究生王姚易迪同学做了题为“电池管理系统中基于深度学习的状态估计技术研究”的专题报告,阐述了该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蔡伟总会计师从声、光、电三个方向介绍上海航空电器有限公司的研究进展,在声学领域,公司致力于语音交互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通过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先进技术,不断提升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的准确性和自然度,为用户提供更智能、便捷的语音交互体验。在光学领域,公司专注于发展激光照明技术,尤其是船内一体化照明系统,在保证船内安全的同时,提供高效、节能的照明。在电气领域,公司着重开发二次配电、继电器、分布式配电和能源管理等技术,通过智能化的电气系统,实现电力资源的合理调度和能源的高效利用,为客户提供可靠、安全、节能的电力解决方案。他指出,校企双方应积极将学校的前沿理论研究与企业的实际产品应用相结合,通过优势互补解决国家和行业面临的“卡脖子”问题。

在研讨环节,团队师生与企业专家就图像处理、人工智能领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21级研究生吴宇同学介绍了自己在企业的实习实践经历,他表示通过参与企业项目研发能让自己快速确立研究方向并具备在企业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22级周康同学就图像处理技术在船舶领域的应用与张凯工程师进行了交流。

会后,陈年生教授为刘斌博士颁发了企业导师聘书,刘斌博士表示将同机器人与智能技术研究团队在项目研发、产学研合作和研究生指导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

团队/企业简介
电子信息学院机器人与智能技术研究团队近年来邀请了众多机器人控制、智能感知、自动驾驶等领域的高校和行业企业专家进入团队研究实验室,在加深校企间合作交流的同时也为学院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交流机会。机器人与智能技术研究团队由1名教授、2名副教授、1名高级实验师、4名博士研究生以及9名合作企业导师组成。此外,团队还有18名在读硕士研究生。团队的研究方向主要涵盖智能感知与控制技术、移动机器人导航技术、无线网络优化和机器学习以及特定场景下的语音识别技术。该团队目前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闵行区科委产学研项目、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项目以及20多项企业委托科研项目。自2019年至2022年,团队科研经费达到354.5万元,并在《IEEE T VEH TECHNOL》《机器人》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了30多篇论文,并获得了6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
上海航空电器有限公司成立于1954年,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是中航航空电子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现有闵行、金山两个厂区,总占地面积近12万平方米,拥有5家控股子公司,在职员工1300余人。作为诞生于抗美援朝期间的新中国航空工业企业,60多年来,公司顺应国防建设战略,抓住改革开放和航空机载行业飞速发展的历史机遇,从最初的飞机电器零件维修起步,一路栉风沐雨,为国家重大装备建设做出重大贡献。期间,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向大西部输出优势人才及技术设备,先后援建、包建了多家航空机载电器企业。进入新世纪后,公司坚持聚焦战略,对核心专业领域持续进行研发投入,以客户需求和前沿技术驱动创新,引领行业发展。公司每年将销售收入的10%以上投入研发,超过40%的员工从事创新、研究与开发工作。公司获得多项发明专利和国防科技进步奖,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认可实验室以及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等专业级实验室。